匠心巧思,別“具”一格——記初中部理綜組教師自制教具大賽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23-11-10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具對于教師來說,猶如寶劍之于劍客,斧鑿之于匠人。為提高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教師教學理念,促進教師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滁州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理綜組于2023年11月8日開展了教師自制教具大賽。
此次比賽,教師們利用紙箱、卡紙等材料制作出了奇思妙想、造型美觀且趁手實用的創(chuàng)意教具。
杠桿輔助器 主講人:楊信老師
為了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減小誤差,同時得到非水平位置的杠桿的平衡條件,楊信老師特設計此裝置。
幾何安靜書 主講人:殷萱老師
殷萱老師設計的是“幾何安靜書”,可以把立體圖形展開,再通過動手操作還原。這些紙張包含各種顏色、圖案、形狀和質地,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幾何安靜書也可以作為孩子假期的實踐作業(yè),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完成對幾何圖形的感知。
染色體和DNA模型構建 主講人:程敏老師
在初中階段,染色體和DNA的概念及其空間結構是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對于這些知識十分感興趣,但是一直缺乏直觀形象的教具輔助學習。為此程敏老師設計了此套教具,將抽象變具體,微觀變宏觀,平面變立體,滿足教學需求。
自來水廠凈水過程模型 主講人:鄭敏老師
本知識點出現(xiàn)在九年級化學上冊第四單元課題二。在此之前,教師講解知識點都是播放視頻給學生觀看,有了本教具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自來水廠凈水的過程。用到的材料也是一些廢棄物品,符合我校綠色化學的要求。
量角器+鐘表 主講人:李欣老師
作為數(shù)學學科中的重要工具,量角器是一名數(shù)學老師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李欣老師利用手邊常見的卡紙等工具,制作了量角器這一教具。同時,將該教具進行簡單的變換,它又是一個鐘表工具,可以直觀地幫助同學們認識鐘表。
輪船模型 主講人:李潔老師
李潔老師設計的輪船模型,通過設置有、無坡度的軌道,模擬輪船順逆水及行程問題。
滅火器 主講人:趙然老師
浮力壓強演示器 主講人:左路杰老師
浮力壓強演示器主要幫助孩子理解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以及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而非豎直向下這兩個知識點,通過簡單的生活器材乒乓球以及塑料瓶便可以簡易制作,適合課堂上演示給學生,并且課下布置小作業(yè),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鍛煉動手的能力。
圓錐的側面展開圖 主講人:方臨梅老師
九年級學生即將開始新的章節(jié)《圓》的學習,圓錐的側面展開圖的理解是教學難點。學生能夠通過想象知道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但是他們未必能深究這個扇形的圓心角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這個教具制作把學生難以理解的數(shù)量關系實物化,并通過表格引導學生思考。也引導教師研究教材,思考教法,設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
李潔、鄭敏兩位老師獲得一等獎
殷萱、李欣、方臨梅三位老師獲得二等獎
程敏、趙然、楊信、左路杰四位老師獲得三等獎
再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各位老師的作品吧!
本次自制教具比賽,為老師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提升了自制教具的水平,培養(yǎng)了教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教具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營造了濃厚的創(chuàng)新教學氛圍,促進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開展。